EN
小艺讲堂 | MBR膜污染的罪魁祸首——胞外聚合物

小艺讲堂 | MBR膜污染的罪魁祸首——胞外聚合物

MBR膜污染的罪魁祸首——胞外聚合物

胞外聚合物(EPS),顾名思义,就是由生化池中微生物合成的,存在于细胞外部的聚合物,就像鱼会在身体表面分泌粘液一样。

这些聚合物就像是胶水和绳索一样,把很多小菌体黏连在一起形成菌胶团,再把很多菌胶团锁在一起形成污泥絮体。

菌胶团中的胞外聚合物起到保护微生物,提高微生物摄取有机物能力的作用,甚至在内源呼吸期(因养分不够自我消耗的阶段),胞外聚合物又能成为细胞的养分。简单来说,就是微生物给自己搭建了一个房子,这个房子很湿润,适宜居住,还可以抵挡外来不利因子,比如重金属等。房子很粘稠,会自动捕捉吸附外界的养分。当外界养分不足的时候,微生物还可以吃房子来维持生计。

胞外聚合物占活性污泥总有机量的50%~90%,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多糖,还有少量核酸、脂类、腐殖酸等。

胞外聚合物分子量相对较小,产生量大,可大量溶于生化上清液,是造成膜污堵的罪魁祸首。

恶劣的运行条件会导致生化液中EPS成分和含量异常,从而影响污泥絮体结构的大小、性状、密度、孔隙率等特性,直接影响固液分离难度和出水水质。

以下几种典型情况,会导致生化液中EPS异常:

(1)生化液中N、P短缺导致微生物减少,自溶死亡释放EPS,此时EPS中核酸含量会提高。

(2)来水碳源过多,污泥负荷(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,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承受的污染物的量)过高,导致有机物分解不彻底,形成中间产物,中间产物就是EPS。

(3)膜池曝气量过大,污泥絮体被打散,释放EPS。

EPS过多往往伴随着污泥沉降性差、生化液上清液浑浊、出水氮含量超标等问题,无论是传统二沉池工艺还是膜法工艺,都是很棘手的问题。

针对EPS异常导致的生化液可过滤性差问题,以下方法可参考:

对于生活污水等可生化性好、有机含量低的废水,可适当提高污泥浓度降低污泥负荷,因为处于内源呼吸阶段的污泥沉降性好,胞外聚合物含量低,生化液可过滤性好。另外,适当提高污泥浓度可提高来水中总氮和COD的去除率,提高出水水质。

对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,需要着重关注水中营养比和来水可生化性,以此保证生化液中微生物数量和活性,而能高效分解特种工业废水的菌种在处理废水时,生物活性强,中间产物产生量少,有机物分解彻底。若重视上述三点,工业废水的处理难度将会大大降低。

污泥龄、溶解氧、停留时间、污泥负荷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水中菌落的种类、数量、活性和代谢产物性状(但与本文的主题关联不大,这里不展开分析)。
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,更多精彩内容,咱们下次再见!